欢迎来到中共宜兴市委党校网站!

天气预报:
机关党建
读书体会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机关党建 > 读书体会

从农村民居变化看党的改革
日期:2014-06-23   浏览次数:

市委党校   马宗禹

在宜兴广大农村地区,无论是大自然村,还是小自然村,都建有一幢幢单门独户的农家民居的楼房。这些楼房有两层的,也有三层乃至四层的,有阳台,阳台的凭栏上装有可移动的封闭式玻璃窗,还装有可移动的纱窗。村村的新型楼房成了宜兴农村地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。

    这许许多多的新型楼房,就每户而言,有“一”字形楼房,有“L”形楼房,也有“二”字形楼房。所谓“二”字形楼房,就是前后建有二行楼房。无论是“一”字形或“L”形或“二”字形,其楼后或楼侧或两楼之间一般都有一块空地,以楼房和围墙围入,成为该楼宅的小院,在小院内,会开凿一口井,还会种上几株花木,放上几个盆景,也有在院内挖个小水池,在过年过节时,鲜活鱼一时消费不了,放养在池中,以供随时之需。也有人家在池边垒个小假山,在池中放养几尾金鱼,显得有几分清雅。

再看楼房内的生活设施,也并不比住在城镇居民新村的生活设施差,可以说,家家有电视机,至于电冰箱、空调的使用也比较普遍,甚至使用上了“自来水”,即是用电力把井水抽到安置在一定高度的水箱内,在水箱又用水管通到厨房,通到楼上楼下的卫生间,只要水龙头一开,便可淘米、洗菜、洗衣服了,自然,新型的浴用、卫生设施也进入了农家。现在,在有些乡镇、街道的村里,还直接通上了水厂的自来水。

这些新型农村现代化楼房出现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,到九十年代绝大部分农户都建起了这样的楼房。

在这些新型楼房出现以前,农村居民的住宅普遍没有楼房,而是一式的平房,即使村里有楼房,也是少之又少,再说,这样的楼房,一般而言,其楼也仅是比阁楼稍高一些的空间而已,远没有新楼房高畅、亮堂。可以说,村中新楼房的普遍出现,是农村住宅的巨大变化,甚至是亘古以来的巨大变化。正是由于这种变化出现在上世纪的八、九十年代,因此,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与党领导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。

1982年2月,当时的宜兴县委、县政府根据中央精神,在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、包干分配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,使农民有了更多的经营自主权,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高涨,剩余劳动力向多种经营转移,社队企业迅速发展,个体经营者日益增多,农民家庭的收益逐年都有很大增长,随之而来的就出现了农村居民的建房热。进入本世纪后,又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家庭在城镇购买了新房,移居城镇。因此,农村民居的变化,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功。

对此,广大农民满怀深情地说:“是共产党,我们得到了解放,共产党的政策好,我们又走上了小康,只有共产党的领导,我们才会越来越富裕,生活越来越好!”